2021,注定不凡。
建党100周年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。
“稳中求进”仍将是2021年的总基调。但可以预见,中国商业社会在这一年将势不可挡地冒出许多“小火苗”。
结合其他专家预测和自己的思考,2021年将会有以下新趋势!
新冠疫苗,呼之欲出
人类战胜新冠病毒,最大希望还是疫苗。
2020年底,关于新冠疫苗传来许多好消息。美国辉瑞、Moderna公司开发的新冠疫苗,有效性都接近95%;美国的第一批疫苗也已经在2020年12月中下旬分发了。
《自然》杂志也印证了这个事实:最早的疫苗产能已经被欧美国家垄断,低收入国家只能等到2023年甚至2024年才有可能接种。可能出现“免疫落差”的局面。
而目前中国有5个新冠疫苗已处于临床III期阶段。据国家卫健委预计,2020年底国产新冠疫苗年产能可达6.1亿剂,2021年可达10亿剂以上。
所以2021年,仍旧要以做好严格防控为主。
“新计划经济”,蔚然成风
2020年末,社区团购火了,但争议点都落在互联网企业的垄断问题上。
过往生鲜生意最大的问题,是库存,每天都需要“猜”用户爱吃什么、不爱吃什么,再据此进货。“猜不准”就容易造成浪费。这些浪费最终都会加到菜价里,一场“三输”局面就此上演:消费者买到的菜很贵,菜贩赚不到钱,社会承担大量浪费。
互联网这项“科技”促成了改变,用极低成本前一天晚上收集海量预购需求,通过高效仓储物流,第二天就送达社区,精准高效地解决供需匹配问题。
2021年,“新计划经济”的大趋势将进一步强化,单一个社区团购就将达到千亿规模。
创新加码,补短板正当时
过去几年,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,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努力实现更多“从0到1”的突破。
2021年,仍将是“补短板”的重要年份。
黄奇帆曾分析过,我国目前研发费占GDP的比重大约在2.2%,100万亿GDP差不多2.2万亿研发费,仅次于美国,排在第二。但在核心的、高科技的、基础性的研发方面,只占到总研发费的5%,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%。
类似的还有光刻机、生物制药、高端数控机床、操作系统等重点科技领域。2021年,这些硬核科技的创新,势必大有可为!
直播电商,草莽谢幕
在中国,这几年还有像直播电商一样“爆炸增长”的行业吗?
从2017年的190亿,到2020年的近万亿,直播电商规模暴涨50倍,只用了短短3年。
2020年,是直播电商野蛮生长的一年。
一方面,人人皆可带货直播,上到政府官员,中至企业家,下到平头百姓。直播电商有多火,已无需赘言;另一方面,各种乱象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,数据造假、直播售假的行为越来越多。
直播电商2021年毫无疑问会更火,有人预估规模将达到2.5万亿,解决2000-2500万人就业。
但与此同时,直播电商的“草莽时代”将会终结。
短视频赛道,争夺长尾
2020年,中国网民平均花多长时间在短视频上?
一个保守的答案是每天将近两小时。
2021年,短视频领域仍将是互联网公司竞争的主舞台。但是争夺用户的大战役基本已经结束,据QuestMobile的数据,截至2020年8月,抖音的日活跃用户已超6亿;而截至2020年6月底,快手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在3亿左右。
“大战已经过去,不会走入你死我活的境地。”快手一位高层曾这样对媒体表示。
2021年,短视频巨头的大型战役已近尾声,但内容创作者的春天才刚刚到来。只要人性不变,用户“杀时间”的习惯就会一直留存,短视频仍将是挖不完的“富矿”。
单身经济,万亿商机
一个孤独的小人儿遥望地球,这个熟悉的微信界面,正在成为当代许多人的最真实写照。
2.4亿人!
这是民政部2018年公布的单身成年人数据,其中有超过7700万的成年人是独居。预计到2021年,这一数字会上升到9200万人。
这一趋势也捎带手撑起了一个万亿级市场:
现在北京、上海等城市都出现了一种“一人食餐厅”,去那里吃饭,进门点餐、出门结账都用手机,就坐在一个三面封闭的小格子里,甚至连上菜时都看不到服务员,只是有人打开隔板迅速把菜推到面前。
此外,2021年,跟陪伴相关的产业也将崛起,比如陪聊陪玩的APP、宠物、家庭机器人,等等。
买宠物?还是买一个机器人?这可能会成为2021年令人纠结的问题。
新造车势力,决战将至
2020年,全球资本市场最大的赢家是谁?
梦想是星辰大海的马斯克。
特斯拉2020年以来股价大涨5倍,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,登顶全球第一大市值汽车企业,超过大众、丰田、通用、现代等9大传统车企的市值总和。
甚至可以说,新能源汽车只是特斯拉业务的载体,未来它的竞争对手不只是大众、丰田,更有谷歌、英伟达等高科技企业,还有石油巨头、氢能源技术、中国传统与新造车势力。
2021年,一场决战一触即发,特斯拉新车型Model Y将进军中国,上演“围剿”局面,但这次或许不再是国产新能源造车势力围剿特斯拉,而是特斯拉围剿“非特斯拉”!
5G商用,走向成熟
5G,2020年发展到什么程度了?
按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的说法,截至2020年10月,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71.8万个,是全球最大的5G网络,5G终端连接数已经超过1.8亿。
剩下的离得比较近的应用场景还包括,车联网、智能电网、VR/AR、智慧城市,等等。
图源:阿里云研究中心
5G商用带来的种种变化,将会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。2021年,5G+领域值得特别关注。
平台经济,担当公平
2020年末,中央首提“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”。
这个议题仍将是2021年的工作重点之一。
为什么很重要?
卢克文工作室在《公平与效率》这篇文章中,讲到的一则故事很贴切:
“反垄断”背后的道理相同。由于互联网形成垄断的速度更快,“马太效应”更明显:强者恒强、富者更富。一旦形成垄断,就会妨碍竞争,最终损害公平和创新。
针对“反垄断”最有效的手段一般是什么?其实就一个字:拆。当年美国的AT&T最终被拆分成8家小公司,目前谷歌全球市占率第一的Chrome浏览器也面临着被迫出售的可能性。
2021年,如何对“大而不能倒”的巨头进行监管?分拆或许是监管层考量的工具之一。
大资本、大互联网公司在2021年,或许将安静许多,重新去思考商业的本质问题:如何让消费者获益?并且在科技创新上,有更多担当、更多追求和更多作为。
轻医美转型,迫在眉睫
近年来,中国消费者受国际轻医美新潮流影响,轻医美消费意识逐渐觉醒。与此同时,年轻和中产两股消费力的崛起,推动轻医美市场需求持续提升;轻医美项目供给持续增长、消费环境日益改善,也为中国轻医美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。
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 2018年中国轻医美市场用户规模达到740万人,预计2020年将达到1520万人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,随着轻医美消费意识的进一步觉醒、供给的持续增长和“互联网+轻医美”模式的渗透,未来轻医美行业的用户规模将继续增长。
基茵美水芭蕾,源自德国WEIDEMAN实验室科研巨献。以减龄、冻龄、逆龄的一站式肤龄管理系统,安全、有效、持久、全面地为全球女性实现年轻20岁的梦想。
未来,轻医美势必成为趋势,如何在大市场中取胜依靠的是差异化的产品,在差异化的领域中,竞争对手只有自己。
轻医美,下一个新风口,抓住!
结语
如果一个时代,让你觉得不舒服、充满焦虑,惶惶不可终日。说明了什么?
它是一个正在激变的大时代。
以前,变化可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;现在,变化成了生活本身。
我们现在就像处在飞机穿过云层的颠簸期,除了要握好方向盘,系好安全带,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与未来接轨。
2021年,马上到来了。世界又将是一个新的样子。不管2020年我们过得怎么样,我们都有机会重来,也必须重来。
但如果在新的一年里,你依旧遇到许多挫折,感到不如意、不开心。
请记住约翰·列侬的这句话:
“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。如果还不是,那它还没到最后。”